资产管理与后勤处

甲型流感预防指南

作者: 时间:2024-12-26 点击数:

甲型流感,简称甲流,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,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诸多影响。了解甲流并积极预防,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。

一、甲流的传播途径

甲型流感病毒具有高度的变异性,这使得它能够不断产生新的毒株,避开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,从而引发季节性流行。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,例如患者咳嗽、打喷嚏时喷出的含有病毒的飞沫,可直接被他人吸入呼吸道而感染;其次是接触传播,当健康人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,如门把手、电梯按钮、共用物品等,再用手触摸自己的口鼻,病毒就可能趁机侵入人体。

二、甲流的临床表现

甲流的临床表现多样,常见症状包括高热,体温可达39℃甚至更高,且发热持续时间较长,一般3-5天;同时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,如头痛、肌肉酸痛、乏力、关节疼痛等,这些症状往往较为突出,让患者感到极度不适;此外,还会出现呼吸道症状,如咳嗽、咽痛、鼻塞、流涕等,部分患者也可能有胃肠道症状,如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。

三、预防措施

1.接种流感疫苗:

这是预防甲流最经济、最有效的手段。流感疫苗可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,当人体再次接触甲型流感病毒时,这些抗体能够迅速识别并中和病毒,从而降低感染的风险和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。建议每年在流感季节来临之前接种流感疫苗,尤其是高危人群,如儿童、老年人、医护人员、慢性病患者等。

2.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

勤洗手: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,洗手时要按照正确的洗手方法,仔细揉搓双手的各个部位,包括手心、手背、手指缝、指甲周围、手腕等,时间不少于20 秒。在没有流动水的情况下,也可以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进行清洁。

正确咳嗽和打喷嚏:咳嗽或打喷嚏时,应用纸巾捂住口鼻,避免飞沫喷溅到他人;如果没有纸巾,可用肘部内侧遮挡口鼻,而不是用手直接遮挡,因为手部容易接触到各种物品,增加病毒传播的机会。使用后的纸巾应立即扔进垃圾桶,并及时洗手。

避免触摸口鼻:尽量减少用手触摸眼睛、鼻子和嘴巴的次数,因为这些部位是病毒容易侵入人体的入口。

3.加强室内通风换气

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。每天应定时开窗通风,一般建议每天通风2-3次,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。尤其是在人员密集的场所,如教室、办公室、会议室等,更要加强通风换气,降低病毒在空气中的浓度。

4.做好日常清洁消毒

定期对居住环境和工作场所进行清洁消毒,特别是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,如门把手、桌面、手机、电脑键盘等。可以使用含氯消毒剂或75%酒精进行擦拭消毒,但要注意使用安全,避免消毒剂接触到皮肤和眼睛,同时要保持室内通风良好。

5.增强自身免疫力

均衡饮食:合理搭配食物,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维生素和矿物质。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,以及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,如瘦肉、鱼类、豆类、蛋类、奶类等,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。

适量运动:坚持定期进行体育锻炼,如散步、跑步、游泳、瑜伽、太极拳等,可以提高心肺功能,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。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。

充足睡眠: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,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。睡眠是身体恢复和修复的重要过程,有助于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。成年人一般每天需要7-8 小时的睡眠,儿童和青少年则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。

6.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

在甲流流行期间,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、空气流通不畅的场所,如商场、超市、电影院、剧院、车站、机场等。如果必须前往,建议佩戴口罩,做好个人防护措施。

如果不幸感染了甲流,也不必过于惊慌。患者应及时就医,遵医嘱进行治疗,一般需要居家隔离休息,避免传染给他人。在患病期间,要多喝水,保证充足的睡眠,饮食宜清淡易消化,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治疗药物,如退烧药、止咳药等。大多数患者在经过一周左右的治疗和休息后,症状会逐渐缓解并康复。

甲型流感虽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和危害性,但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它,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,就能够大大降低感染的风险,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。让我们从自身做起,从身边的小事做起,共同构筑起坚固的健康防线,抵御甲型流感的侵袭。


版权所有©渭南职业技术学院-国有资产管理处

地址:渭南市高新区胜利大街西段科教园区     邮编:714026